就業,一頭連著發展大局,一頭連著百姓福祉。
6月,又是一年畢業季,1179萬畢業生將奔赴新的人生征程。數據顯示,畢業生數據自2001年以來連續多年呈遞增態勢,2024屆畢業生人數更是再創新高,比去年增加21萬,千萬學生何去何從讓我們不得不深思。
解決好就業問題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。5月27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,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,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,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,事關國家長治久安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黨中央堅持把就業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,強化就業優先政策,健全就業促進機制,努力激發市場活力,穩定崗位,擴大就業,積極培育就業新增長極,推動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,夯實民生之本。但是,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,與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相比、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,就業總量壓力和就業結構性矛盾并存,就業領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,給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帶來不少挑戰和困難。
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,是應對就業問題的根本舉措,而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,是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、新使命。近年來,隨著以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,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不斷涌現,新動能、新優勢不斷培育壯大,我國高質量發展持續取得新進展,孕育了大量就業機會和潛力。當前和未來,要更加自覺地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,從高質量發展中開拓高質量就業空間。
激發市場活力,擴大就業規模。穩就業,關鍵要穩住市場主體。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,改造提升傳統產業,培育壯大新興產業,布局建設未來產業,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,努力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。同時,要繼續落實好用工指導、援企穩崗等政策,持續優化營商環境,支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,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。
抓好重點群體,穩住基本大盤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“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,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?!弊龊弥攸c群體的就業服務保障工作,一方面,要堅持市場化社會化就業與政府幫扶相結合,抓好高校畢業生、農民工、脫貧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多渠道就業工作;另一方面,要深入了解重點人群的就業意愿和需求,做好重點群體的就業服務保障工作,切實通過精準直接、渠道多元的就業服務,把合適的崗位送到合適的勞動者身邊,著力提高就業供需匹配效率、實現人崗對接精準高效,“好就業”更“就好業”。
完善技能培訓,破解結構矛盾。常言道,一技在手,工作不愁。當前,我國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,一線生產服務人員和技工‘兩頭短缺’,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既是當務之急,也是長遠之計,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,緊貼社會、產業、企業、個人發展需求,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、能力素質,從而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,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。比如,采取“走出去,引進來”的方法,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,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,實現學校與企業雙方完成對學生的人才培養,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高技能人才。
鼓勵創新創業,拓展就業空間。創業是就業之源,創業是興業之基。近年來,國家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政策舉措,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,讓各類創業主體如魚得水,實現創新支持創業、創業帶動就業興業的良性發展。我們應進一步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,促進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,不斷拓寬勞動者的就業空間。
加強幫扶服務,兜牢民生底線。對困難群體加大幫扶力度,檢驗著就業工作的成效,更彰顯著社會的溫度。有關數據表面,脫貧家庭、低保家庭、零就業家庭、殘疾等困難高校畢業生,往往面臨就業難題,有的還成為高質量就業的“局外人”“旁觀者”。必須要進一步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,進一步提高就業幫扶的精準性,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,特別是針對大齡、殘疾、較長時間失業等困難群體,讓特殊家庭在“一對一”幫扶中獲得就業機會,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。
(南風知我意)